查看原文
其他

建区30周年巡礼八丨知名出版社重磅推出《华城记》,讲述成都名校诞生背后的隐秘故事

成华教育 2022-04-27

在成华“三十而立”之时,区政协对成华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研究,集思广益、采撷华章,编撰出版了文史书籍《华城记》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品)

内含成华教育故事两篇

今日推出的是

孙震

祠堂里创立名校

孙氏宗祠,又称孙家祠,位于成都府华阳县保和场何家湾浙江会地,即今成华区保和街道东升社区九组。孙家祠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上将孙震(字德操)在华阳县保和场修建的孙氏祠堂支祠。孙家祠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孙震因祭祀其父孙芷卿而建。民国十七年(1928)春,孙氏宗祠落成,“贺者云集”。


1929年夏,孙震利用家祠,与热心教育的同仁成立树德教育董事会创办了私立树德第一义务小学,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免除学费、书本费,并为入学学生的家庭提供生活补贴,其义务教育惠及华阳东山一带贫困孩童,成为树德教育的发源地。继而,在城东多宝寺、城西宁夏街、城北簸箕街先后创办了树德二小、三小、四小。树德教育秉持“树德树人”之理念,历时十年,几经发展,建成从树德小学到树德中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名贯大江南北。20世纪40年代,树德中学跻身于民国私立中学六大名校之列,被誉为“北有南开,西有树德”,在中国西部“抗战大后方”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

孙家祠堂 摄影:甘霖

现今孙家祠堂正堂、后院、古井、古树等部分建筑和遗迹尚存。1998年,孙家祠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和场有座孙家祠

2017年6月,在亲友聚会上,陈开春给我津津有味地摆起保和场(又叫赖家店,今成华区保和街道)过去的“老龙门阵”,这些“老龙门阵”深深地吸引了我。陈开春出生在保和,家住保和场下街,将近二十年都生活在保和场。他约我去孙家祠,看看当年读书的母校,这正合我意。


到了孙家祠,里面正在进行封闭式维修。门楼里面是一个小坝子,正在修建一座仿古戏楼,旁边立有成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往里走还有一道内门,一条幽巷串联起几个庭院,沿曲径走到尽处,是一个四合院,这就是名声在外的孙家祠。


离开孙家祠许多年了,陈开春依然印象深刻:“面目全非了,门的朝向也变了,只有祖堂还保留了点原样。”1965年,他在这里读小学,那时叫孙家祠小学。后又更名为保和小学、东升小学。民国十八年(1929),孙震创办的树德义务小学就在这里。


孙家祠建筑为明清风格,是一座由青砖、石料、粉墙、小青瓦、楠木雕花门窗构建的四合院,古朴典雅。孙家祠由正堂、厢房、廊庑等组成,有大小房屋二十余间,祖堂内供奉着孙震之父孙芷卿和祖父的神位。后院占地九亩,有古井两口,古香樟一株。祠堂大门是公馆式高大青砖门楼,门楣嵌有“孙氏宗祠”四个大字。两侧嵌有楹联,上联:“马鬣喜崇封万壑松楸春露秋霜增孝感”;下联:“蚕丛新启宇一龛香火晨钟暮鼓壮先灵”。

孙家祠堂牛腿、挂落、撑拱等建筑构件雕刻精妙

 摄影:甘霖

据说,孙家祠建筑是参照清代绵竹南轩祠所建的。孙震幼年时,父亲孙芷卿在绵竹县衙做刑幕,常带他到南轩祠游玩。南轩祠是供奉南宋著名教育家张栻的家祠,受其影响,孙震从小就对享有“东南三贤”之称的张栻怀有深深的敬意。


祖堂院中那棵黄葛树,就像当年一样,茂密的枝叶如同一把大伞遮蔽了强烈的阳光,树荫下清风入怀,凉爽宜人。祖堂曾是小学校长和教师办公的地方,全是木质地板和木质天花板。院子很大,后来经过改建,从中间隔出了一排房子,就成了前后两个院子。院坝全是青砖铺地,出祠堂大门就是一个大操坝,坝子里有单、双杠,学生上体育课就在这里。坝子外是一条红砂石板铺的路,两侧是苍翠的柏树,形成一道绿荫长廊。一千米外是孙震的兵营,后来作为树德一小高小部。


我随陈开春转到孙家祠后花园,那棵香樟树还在,凉亭和水池占了后院一半的面积。“亭子和水池是后来修的,”陈开春向我描述着那时的情景,“后花园占地约二十亩,60年代修成昆铁路花园被截去了大部分,只剩下一亩地大小。过去,后花园有砖铺的花径,园中种有紫荆树、桂花树、银杏树、黄葛树,附近还有一口堰塘,叫‘母猪堰’,这些都没了。”

孙家祠堂牛腿、挂落、撑拱等建筑构件雕刻精妙

 摄影:甘霖

让人称奇的是香樟树旁边那两口并排的“双眼井”,这是老古井。从祖堂侧的小门巷出来,街沿下曾铺有三级红砂石台阶、石板小道和方形井圈。看似“双眼井”,实则两口井是相互独立的,井壁布满绿茸茸的苔藓,井水还清澈见底。水井勾起了陈开春学童时代的幸福回忆:“这两口井的水冬暖夏凉,每到夏天,下课或放学,我们就要扯井里的水来喝,又凉快又回甜……”


孙震为何选择在保和场的地盘上修建孙家祠呢?说来话长。民国时期,保和场属成都市华阳县第一区所辖。保和乡东升村自清朝以来就有一大片地被浙江来川的孙氏族人圈下,作为客居华阳浙江人的义地(公墓),又称“浙江会地”。守墓人姓卢,因脸上长有雀斑,村里的人就叫他“卢麻子”,浙江会地也叫作“卢麻子棺山”。


孙震祖籍浙江绍兴府杨家垅(今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五世祖方川公习刑名之学,自浙就幕四川,落籍成都”。浙江孙氏祖上自游幕来川,在成都、嘉定、叙府等地都有后代。嘉定的分派族人在嘉定府建有祠堂,供奉和祭祀来川亡故的族人。孙震幼年时曾随父亲孙卿芷参拜过嘉定的孙氏祠堂。父亲对孙震说:“将来有能力胜任时,要在成都建一个支祠,要把家谱也重修一修,使族人不忘祖宗。”父亲告谕的这两件事,幼小的孙震一直谨记在心。


民国十七年(1928),孙震已身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第五师师长。这年春,孙震为父亲孙芷卿在保和场何家湾“浙江会地”旁边修建了一座祭祀亡父孙芷卿的孙氏支祠,人称“孙家祠”。祠堂建成后,孙震亲自撰文,记述自己的身世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和养育之恩,写下了《芷卿公支祠纪》碑文,勒石以记述。


何家湾的朗朗书声

保和场下场口过成洛路往南有一条小径通往何家湾,这里的地形如一轮弯月,弯弓似的黄土高埂怀抱着一片略微平坦的小块黄土坝子,这湾就叫何家湾。这条乡间小径入口是一片柏树林,沿路是一片枝繁叶茂的桂花林,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桂影扶疏,幽幽的香味扑鼻而来。小径的尽头,是一片高大的楠木林,栖在树上的鸟儿,每至晨昏,总是一片叽叽啾啾的清脆鸣叫。在寂静的何家湾,鸟儿是最快乐的。


与鸟儿一样快乐的是一群背着布袋书包上学的穷孩子,他们虽然衣衫褴褛,打着光脚,面有饥色,却像鸟儿一样欢乐地扑腾在上学的乡间小道上。这些家住保和场乡下的穷孩子,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他们会有上学读书的一天。平日,他们不是背着背篼割猪草,就是在地里做农活,给家里放羊。女孩子呢,就在家里学做针线刺绣、缝补浆洗、搓麻纺线一类的事。读书识字,那是有钱人家的事,穷人家的孩子哪有钱读书。


“孙师长在孙家祠办起了学校,穷人家的娃娃上学读书不收学费……”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保和场街上的居民和乡下客家人院落。客家人有句俗话:“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不读诗书,有眼无珠。”客家人历来有“耕读传家”的传统,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但是,供得起娃娃读书的家庭“望子成龙”不说了,供不起娃娃读书的穷家小户常常要为学费犯难“扯指拇”。那是,在东山一带的乡村,因为穷而上不起学的娃娃很多,乃至不少青壮年都是“扁担倒下去,认字认棒槌”的文盲。

1937年树德一小高小三班毕业照

孙震办学后,这些娃娃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识字读书了。

“好光阴,好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光阴一去不复返,不要空过好光阴。”

“秋天早上好:墙脚边,树枝梢,虫声唧唧鸟儿闹……”


一双双忽闪忽闪的眼睛看着黑板,看着老师,在他们眼中一切都很新奇。他们惊异地看到了黑板上老师书写的汉字,竟能组合变化为悦耳动听的歌谣,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童稚的声音抑扬顿挫,欢快的读书声在何家湾上空回荡。


孙震为什么要在远离城区、穷乡僻壤的保和场何家湾办学呢?

光绪二十九年(1903),孙震父亲孙芷卿病逝。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震的胞姐庆姑病逝,他们都葬在何家湾浙江会地。孙震成年后,清明节随母亲到何家湾祭祀已故的父亲和胞姐庆姑。母亲看到保和场这一带穷人家的孩子没钱读书上学,从小放羊、放牛、割猪草、做农活,触动了她的心事,想起孙震小时候,家住成都北门火神庙,全靠她每天熬更守夜、糊火柴盒补贴家庭生活开支。因为贫困,无力供孙震上学读书,她常常为此感到遗憾。


孙震原就读于免收学费的成都县立中学堂(现成都七中),后学校开始收学杂费,对这个贫困家庭无疑晴天霹雳,孙震不得不弃学,去报考免收学费的官办四川陆军小学为母亲解忧。孙震在陆军小学毕业,先后就读于陕西陆军中学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识大长。母亲看到尽孝父母、懂事明理的孙震已长大成人,内心十分高兴。所以在何家湾上坟时,常常对孙震说:“只要将来你有出息时,多为像我这样贫穷的母亲想想,帮助她们的儿子能上学读书。”


民国三年(1914)孙震母亲病逝,临终前对孙震说:

望汝力求上进,勿负余十余年苦节抚汝之心,余虽不及见汝腾达,但能勉为端士,努力事功,余亦含笑九泉矣。(孙震《申太君行述》)


从此,孙震牢牢记住了母亲的遗愿:“每忆吾母期望之殷,深憾贫寒未竟所学……凡可为勤苦学子谋者,靡不殚竭心力以赴。”当年,他弃学成都县中时也曾发下誓愿:“自己将来有了成就,必当设置义学,以嘉惠清寒学生。”

私立树德一小毕业证书 翻拍:冯荣光

民国十七年(1928),孙震在何家湾修建了孙家祠堂。成都、华阳两县新式教育的发展催生了孙震立志办教育的理想,他觉得现在有能力有条件在这里办学了。


民国十八年(1929),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和自己的理想,孙震“约集热心教育之各同志”成立树德义务教育董事会,捐资“共同创办树德学校”。


兴办的第一所树德义务小学就在孙家祠。学校的名字,孙震采自父亲孙芷卿当年在绵竹县衙的堂名“树德堂”,取名“树德义务小学”。“树德”,源自《尚书·泰誓》“树德务滋”之义。树德义务小学开宗明义就是“树德树人”,面向华阳县保和场一带穷人的孩子,实行免收学杂费、免费送课本、发给学生制服的招生办法,鼓励穷孩子上学读书。每年冬天,学生还可以申请发给棉被、棉衣。


尽管这样,树德义务小学创办之初仍然只有少数几个穷困家庭的孩子来读书。孙震很纳闷,就到学校附近农户家里访问,才了解到农民家的孩子从小都要忙农活做家务事,没有空来念书啊。孙震心情沉重,做出决定:凡是送小孩子来读书的家庭每月给予两个银圆的生活补贴。

成都树德小学的校史墙 摄影:甘霖

给贫困孩子家庭发生活补贴,鼓励孩子们上学读书,这可是破天荒的大善举,那会给渴望上学的贫困家庭孩子带来多大的希望啊!保和场贫困人家便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孙家祠来读书。


“一小初立,实加惠于东山一带至大。此一大片地,当时并无学校……父亲一生致力于办学,树德一小是他最用心的一所学校,也是他创办教育的开始。”2010年,孙震之子、台北建国中学退休教师孙静山在给堂妹孙琪华的家书中如是说。


孙震为了办好树德义务小学,聘请了热心教育的王述君担任校长。学校自开办以来,重视教育质量,管理严格,教师认真负责,大部分学生学习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学校为此受到华阳县政府的表扬。

成都树德中学校门 摄影:甘霖

原保和乡乡长李长松听父亲经常讲到在孙家祠读书的往事:“我们家的房子就在孙家祠斜对面,父亲就是免费进的学校,孙德操给学生发白大褂。到了春节,孙德操还在操场上摆流水席,这一摆就是一个星期,凡是树德一小的学生都可以免费吃一周。”


八十年过去了,一位当年的树德一小老校友写下了一首诗,倾注了深厚的感恩怀念之情:

二九年,保和场。四月四,树德堂。将军孙德操,家祠办学庠。怜己求学苦,倾囊为家乡。树德第一小,自此始滥觞。续办二三四,再办中学堂。忠勇勤为训,立德重学养。师高弟子强,盛名播远方。白发学童今尚在,闲坐犹念孙师长。


北有南开 西有树德

孙家祠树德义务小学取得成功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慕名而来孙家祠读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孙震向原成都县中的同班同学、树德义务教育董事会董事吴照华咨询下一步的打算,吴照华主张应该继续再办几所小学,帮助更多的贫家孩子接受教育。吴照华的想法与孙震一拍即合,两人共同策划布局,议定了下一步办学的地点和聘任校长人选等重大事项。同时为了适应当时华阳县政府新式教育体制的要求,也为了树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经校董事会研究决定将孙家祠“树德义务小学”更名为“私立树德第一小学”。


1930年,树德义务教育董事会随即在保和场多宝寺办起私立树德第二小学,聘请黄伯华为校长;在宁夏街办起私立树德第三小学,聘请刘琼华为校长;在北门簸箕街办起了私立树德第四小学,聘请曾孟柏为校长。这四所学校一切经费,都由孙震负担。


中国西部著名的树德教育,就在保和场何家湾孙家祠堂奠基,从此成为树德教育的发源地。如果说,树德教育是孙震播下的一粒优良种子,其志“峨峨兮若泰山”,那么辛勤浇灌使之成为参天大树的则是吴照华,其行“洋洋兮若江河”。孙震与吴照华可谓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二人强强联手,共同谋划树德中学,创造了民国时期巴蜀教育的奇迹。


1932年8月,当树德一小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之时,为了能给贫寒子弟提供升学的机会,孙震特委托吴照华创办了树德初级中学,男生部设在宁夏街树德里,女生部在宁夏街树德巷,仍然免收学费和伙食费。1937年秋,树德初中第三班毕业时,孙震又创办树德高中,吴照华为校长。至此,树德中学就成为初、高中齐备的完全中学了,树德教育正式形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体系。


在抗日战争艰难时期,树德中学蒸蒸日上。为了鼓励“潜修迈进,达才成德,庶贤俊辈出”(孙震语),考虑到家境清贫的学子,树德中学又设了“申太夫人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不仅对在校的中学生予以奖学金,对于已毕业上大学的贫寒家庭子弟也给予奖学金,一直供给到大学毕业。

孙震之子孙静山书写的“树德树人”条幅  摄影:冯荣光

吴照华以严治校、礼贤下士著称,树德中学名师荟萃,勤奋学习蔚然成风,教学质量有口皆碑,与成都县中(成都七中)、华阳县中、成属联中(石室中学)并称,成为民国时期成都中学四大名校之一。1940年全国实行高校统一招生,树德中学第一个毕业班就有90%以上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此后每年都保持着这样的升学率,与国内天津南开中学、长沙周南中学等私立学校比肩而立,进入全国私立中学名校之列。1944年,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大公报》称“成都树德中学是全国六所办得最好的私立中学”,因而,在社会上享有“北有南开,西有树德”的美誉。


如今的成都树德中学,是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仍保持着树德近百年的光荣。孙氏后人今天依然在成华区这片诞生了“树德”的地方,在成都树德小学教书育人,继续为成华、为成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四川大学中文系1948年毕业生、老学者何韫若先生在所著《锦城旧事竹枝词》中盛赞“树德”之精神:

太上勒名德务滋,

立身树人贵修持。

叶茂根深多硕果,

名播西州秀一枝。

(文/冯荣光)

 说在后面的话 

绕不开的羊子山,说不完的驷马桥,

忘不了的客家话,述不尽的大东郊。

唐宋遗风白莲池,五代风流芙蓉花,

川西禅林昭觉寺,全球萌宠大熊猫……


在沙河潺潺的水声里,在火车东去的鸣笛里,翻开成华这本厚重的大书,一页页,都是历史与诗篇;一段段,都是锦绣与芳华。人们说,成华者,天府之“花”也。“华城”成华,是成都地理的宠儿,是蜀山蜀水的馈赠,是四川历史的华章,也是天府文化盛开的锦绣繁花。


编辑|花椒妹   主编|花椒叔   审核|局办


建区30周年巡礼一丨三十年来,成华教育的“变”与“不变”

建区30周年巡礼二丨双水小学五迁校舍,看成华教育发展

建区30周年巡礼三丨成华优质教育中的那些子弟校基因

建区30周年巡礼四丨30年成华教办园园点数量增长16倍

建区30周年巡礼五丨她与他同名同龄同成长,他是成都之精华,她呢?

建区30周年巡礼六丨三十年,我们出的那些书

建区30周年巡礼七丨从授课工具的迭代看30年来教育技术装备的变迁

觉得好,点亮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